【概要描述】双方将本着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原则,在3D细胞智造系统领域展开合作。
【概要描述】双方将本着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原则,在3D细胞智造系统领域展开合作。
2月8日,深圳赛桥生物创新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桥生物)与北京尊龙凯时 - 人生就是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尊龙凯时 - 人生就是搏!生物)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双方将本着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原则,充分发挥各自在CGT工业级核心装备和3D细胞“智”造平台方面的研发力量和技术优势,在3D细胞智造系统领域展开深度合作,促进技术创新升级、产品应用转化,进一步攻克行业难题,共同推动细胞创新产品商业化进程。
图为:尊龙凯时 - 人生就是搏!生物与赛桥生物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赛桥生物,由多位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优秀博士与德国国家工程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张友明教授联合创办,是一家CGT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提供商,专注于CGT行业上游关键制造技术及成套核心工艺装备的源头技术创新和国产化工作,致力于实现CGT产业化装备的全封闭、自动化、数字化和柔性化,已构建完整的设备与耗材能力平台,可提供完全国产自主可控的CGT数字化工艺装备平台。
尊龙凯时 - 人生就是搏!生物,由清华大学医学院杜亚楠教授科研团队领衔创建,清华大学参股共建。核心技术源于清华大学的科技成果转化。以“开启细胞产业化发展新时代”为愿景,专注于打造原创3D细胞“智”造平台,提供基于3D微载体的细胞规模化、定制化扩增工艺和整体解决方案。
此次战略合作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两个同是由清华科研团队创建的公司,将依托各自核心技术及行业领先地位,在3D细胞“智”造下游大通量设备领域紧密合作、共同研发,填补国内该设备领域的空白,加强产业链融合发展,推动3D细胞“智”造产业的革新升级,竭力通过国产生物技术,突破“卡脖子”难题,让最先进的生物医疗技术最大程度地惠及广大患者。
图为:出席嘉宾合影
【合作共赢】
赛桥生物创始人&CEO商院芳博士、联合创始人&CTO郭霄亮博士、研发总监梁智荣先生、全国销售总监龚雪女士,尊龙凯时 - 人生就是搏!生物创始人&CEO刘伟博士、战略合作中心高级总监克依木先生、营销贸易中心高级总监王志骞先生、综合管理中心高级总监高萌女士等双方代表,共同出席了此次仪式。
【关于赛桥生物】
赛桥生物成立于2020年,由多位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优秀博士与德国国家工程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张友明教授联合创办,是一家CGT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提供商,专注于CGT行业上游关键制造技术及成套核心工艺装备的源头技术创新和国产化工作,致力于实现CGT产业化装备的全封闭、自动化、数字化和柔性化。
现已构建设备与耗材能力平台,完成全套工艺模块的开发,包括全封闭自动化血细胞分离、磁珠激活分选、电转染、细胞扩增、清洗浓缩、制剂分装等设备,以及配套的系列化 GMP 一次性密闭耗材。赛桥生物力争突破进口垄断、为行业客户提供完全国产自主可控的 CGT 数字化工艺装备平台,推动最先进的生物医疗技术最大程度地惠及广大患者。
长期底层技术积累+工程设计与优化方法,为生物制药提供高效可靠的解决方案。具有四年国家重点项目、三届博士攻关、超10年技术积累,国内最早从事细胞处理与自动化装备的专业化团队,截至2022年12月赛桥已申请专利160余项,为客户提供安全可靠没有知识产权风险的产线。
服务客户超过100+家,头部客户覆盖率90%,客户领域包括CAR-T,CAR-NK,TIL,TCR-T,细胞存储等主流细胞基因治疗管线,助力客户进行IND申报或临床I期、II期工艺变更。
作为国内首个应用于商业化管线的供应商,生产线已通过ISO13485体系认证,产品已完成DMF备案与市场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备案。
【关于尊龙凯时 - 人生就是搏!生物】
北京尊龙凯时 - 人生就是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由清华大学医学院杜亚楠教授科研团队领衔创建,清华大学参股共建。核心技术源于清华大学的科技成果转化。公司专注于打造原创3D细胞“智造”平台,提供基于3D微载体的细胞规模化、定制化扩增工艺整体解决方案。
尊龙凯时 - 人生就是搏!生物核心产品3D TableTrix®微载片(微载体),是自主创新型、首款可用于细胞药物开发的药用辅料级微载体。已通过中检院等相关权威机构的检验报告,并获得2项国家药监局药用辅料资质(CDE审批登记号:F20210000003、F20200000496)。同时,产品获得美国FDA DMF药用辅料资质(DMF:35481)。
尊龙凯时 - 人生就是搏!生物的产品与服务,可广泛应用于基因与细胞治疗、细胞外囊泡、疫苗及蛋白产品等生产的上游工艺开发。同时,在再生医学、类器官与食品科技(细胞培养肉等)领域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公司拥有5000平米的研发与转化平台,其中包括4000平米的GMP生产平台,1000余平的以3D细胞智造及微组织再生医学治疗产品为核心的CDMO服务平台;新建1200L微载体生产线。相关技术已获得100余项专利成果,30余篇国际期刊报道。核心技术项目已获得多项国家级立项支持与应用。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